第192章(1 / 1)

万里封疆 唐知非 980 字 2天前

“没有, 一点也没有。我原以为是他迫不得已,可如今才知道,他从没打算和我说实情,郁姐”谢凌安苦笑,眼尾红的要命,顿了顿道,“那一箭射向父皇的时候,他有没有想过那是我的父皇他有没有想过我?”

谢凌安的语气陡然带了委屈与落寞。在郁明卓面前,谢凌安不想再撑着了。

毕竟如今除了郁明卓和钱昭,他在西疆,几乎已没有亲近的旧人了。

郁明卓叹了口气,她又何尝不能体会谢凌安的感受?

毕竟,她连阿英的尸首都没顾得上收。

她连个念想都没有。

郁明卓拍拍他的背:“小谢,你信他么?”

“我不知道,我如今不知道了,我不懂他是怎么想的了,”谢凌安声音有些颤抖,“先前,我从未相信他是因为逼宫谋反而逃出旸谷城,我从未怀疑过他。可他去而复返,弑君投敌,却什么也不跟我说,什么也没说”谢凌安说不下去了,端起酒碗一饮而尽。

郁明卓凝望着他的脸,试探道:“他当真什么也没说么?宣政殿中,他当时就在你身边。”

谢凌安顿了顿,回想起当日那句没头没尾的“带你的人撤”。当时他未解其意,这些日子冲击太大也未及回想,此刻倒是重新浮现上来。

“有,他让我撤。他一直不想我们再打下去。”谢凌安心绪微动,拎过酒瓶,给两个人满上。

“果然啊!龙彪带北境军来的那日我便觉得诡异极了,哪有叛党为敌人未雨绸缪的?”郁明卓舒一口气:“我总觉得翊川是有自己的打算,虽然我想不明白那是什么。”

“我也不知他想做什么,他总是这样,什么事都憋在心里,一个人打碎牙往肚子里咽。郁姐,我感觉得到他平日里待我与待他人不同,可一旦遇上事儿,我也是被他划出最亲近的那圈的人。他好像不信我不信我能站在他的那边,与他共同分担”谢凌安道,只觉得虽几番言语饱含情绪牵动心肠,他的心绪却已然安定了许多。

“时机,他许是在等时机,”郁明卓抿了一口葡萄酒,“我不懂你们宫里头那些弯弯绕绕,但我知道,你若信一个人,便信他的全部,信他有自己的行事逻辑。纵然再恼怒,也要先听他言说了自己是如何想的,再给他定调。”

先听他言说若是可以,怎么会不听他解释呢?

可他们还会相见么?

他会解释么?

谢凌安抬眼望她,轻轻笑了:“郁姐,怎么连你也开始爱跟我讲大道理了?”

“哪里是什么大道理,”郁明卓满不在乎地望他一眼,同他干杯,目光望向远处,喃喃道,“不过是我信翊川不是这样的人——当然,弑君或许还有可能,但想让他投敌,想都别想。这一点,阿英若在,也定是这么想的你是如今当局者迷罢了。”

谢凌安望向郁明卓,见她目光似乎越过山岭看向远处,看到了另一个人的身影。旋即郁明卓耸一耸肩,似乎释然地一笑,端起酒碗,装作嫌弃道:“这什么破酒?一点不烈。”

谢凌安浅浅一笑:“是你醉不了。”

“是我不想醉,”郁明卓笑得有些无奈,旋即补充道,“不能醉,不敢醉。最重要的是,醉了也没用。”

她顿一顿道:“我没人疼了。”

谢凌安没有接话,只揽过她的肩,定定地出神。

半晌,谢凌安闷了一口酒。

浑浑噩噩前半生,

他又何尝醉过?

他从来不会醉,

从前如此,往后亦是。

转眼已过月余,阿尔瓦罗早已风风光光地操办封疆大典,可梁安邦从战后余波之中恢复过来的速度却十分缓慢。

起初,欧罗军余孽肆虐,烧杀抢掠不止,百姓连白天也时常畏缩家中,连上街买菜都不敢,生计极为艰难。后来,欧罗军被艾亨将军和卫霆骁稍作规整,才开始各司其职,有胆大的百姓迫于生计不得不出门讨粮,大街上这才渐渐地多了些人气。

可百姓对这些不速之客仍十分畏惧,仍然道路以目。

阿尔瓦罗对严翊川的警惕之心亦并未放松。

这一日,各郡县长官进旸谷城拜见新君。

来者中有向欧罗投降的原大梁朝廷命官,亦有接替梁人治理郡县的欧罗人。如今梁安国的朝廷之上,欧罗人与梁人平分秋色,齐立于大殿之中,容貌迥异。

“严大将军慧眼如炬!咱们同为有眼光之人,懂的什么才是真正的明君!往后还要多多来往才好。”散朝时分,一个不知道姓甚名谁的旧梁官吏凑上来,同严翊川谄媚道。

严翊川抱以温和一笑。

那旧梁官吏微微一愣,心中狂喜。传言这严大将军性格古怪冷酷,连前朝梁帝都敢驾刀威胁,是个杀人不眨眼的主,谁知竟这么好说话。他脑海中已然在盘算着将来仕途的康庄大道了。

而一旁的徐墉悄悄看着两人,只觉得严岭的笑容格外熟悉。那恰到好处的微笑弧度,礼貌而得体,像是游戏人间的戏子,乐呵地面对每一个人。

他忽然回想起来,那笑容像极了另一个人——

睿亲王。

自两年前,徐墉从兵部尚书墉被贬为北境刺史,便几乎没有再见过严翊川。唯一一次见到严翊川,是他逃出旸谷城后于北境领兵,顶替叶铮击退了五狄的进犯。